一、適用范圍
DJDX-13型分布式小電流接地選線系統,適用于3-35KV特別是6-10KV中性點不接地或經消弧線圈接地的供電系統中。在同一條母線上有2條以上供電線路運行,其中任意一條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該選線系統能夠快速準確地選擇出該故障線路,并將信息上傳綜合自動化后臺及值班調度或監控中心,避免了人工逐次拉閘停電試查,減少了高壓開關的操作次數,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在不停電的條件下由線路維護人員及時找出故障點并消除,保證了供電可靠率和供電量,提高了變電站所的自動化管理水平,實現了電網智能化。
二、結構特點
選線系統的結構特點是采用分布式網絡結構。由一臺主機和若干臺信號采集分支器及若干臺零序電流互感器組成。主機是系統的指揮控制中心,可同時管理戶內式分支器30只,戶外式分支器90支;所有分支器與主機間的數據通訊都并聯在同一根4芯電纜線上;零序電流互感器套裝在被測高壓線上;分支器的跳閘繼電器輸出接口和高壓開關的跳閘回路連接;4段母線PT的二次電壓回路與主機的PT接線端子連接;中文顯示的液晶屏、打印機、8個按鍵在前面板上;RS485通訊接口和繼電器的無源接點輸出與電力綜合自動化微機保護聯接。
三、工作原理
當被測供電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由于系統中性點的偏移,必然造成各相電壓的異常并在各出線中產生零序電流,主機監控到這種異常后,立即向各路數據采集分支器發送廣播命令,使各路數據采集分支器立即進入異常狀態處理程序,其處理過程是首先按比幅比相的方法對數據采集分支器休集的三路零序電流信號進行預處理分析并提取其中的特征變量,然后將可能性較大的回路數據上傳給主機,而可能性極小的回路數據丟棄,這樣可以減輕主機的負擔提高分析效率。主機稍后就讀取各路數據采集分支器的相關數據,根據各路數據采集分支器傳送上來的接地前后的暫、穩態數據及特征變量,我們采用“基波比幅比相算法”、“五次諧波算法”、“首半波算法”、“功率方向算法”等多種理論分析方法進行分析,再用模糊推論和方法對多重判據的選線數據進行綜合判斷,最后得出正確的選線結果。
選線主機是整個系統的指揮控制中心,它主要完成以下任務:
①四段相電壓的監測,一旦發生接地故障立即進入故障分析處理程序。
②故障分析處理程序:主機讀取各數據采集分支器傳來的數據,采用模糊理論的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出正確的選項結果。
③管理好人機接口:包括按鍵的處理、液晶顯示畫面的處理、打印機的管理等。
④通訊處理任務:包括與各數據采集分支器的通訊處理和與外部接口的通訊處理。
⑤為了實時并行處理以上多任務,嵌入了RTX_51實時操作系統,以保證各任務之間的協調配合。
四、主要功能
1、采用液晶屏幕和中文方式顯示接地故障內容。
2、顯示地線路的編號、相別、母線段。
3、記錄接地故障開始時間和持續時間。
4、接地時發報警音響。
5、可同時監測4段母線,分別顯示所發生的接地。
6、手動或自動打印記錄故障信息。
7、接地信息遠傳:有多種通訊方式與上位機連接,把信息上傳至綜合自動化后臺及值班調度或監控中心。
8、主機可記憶128次接地故障信息。
9、自動跳閘。按運行規程的規定在2小時內控制高壓開關跳閘,使故障線路自動退出運行,滿足無人值班變電站的要求。
10、待機界面顯示日歷、時間。
五、主要技術參數
1、判斷選擇故障線路的時間≦0.2秒鐘。
2、靈敏度:分支器采集可分辨的最小信號電流可達0.1mA。
3、額定工作電源。主機:AC/DC220V±20%,50-60Hz功耗≦10W;
4、PT電壓100V±5%,每相功耗≦0.3VA。
六、使用環境要求
1、空氣溫度:戶內式分支器和主機-10℃~+55℃。
2、主機和戶內式分支器不承受太陽輻射、雨水沖刷,適應室內氣候防護環境。
3、周圍空氣中不含有腐蝕性的氣體及周圍沒用霉菌生長。
4、無強烈震動,要避免強電磁場的干擾,裝置應盡量避免與高低壓配電設備和1KW以上的電源變壓器安裝在同一配電柜(箱)內。
七、安裝位置
主機安裝于值班室內綜合自動化公用測控屏或線路保護屏上。在屏面上開孔插入后固定于屏板上。
八、安裝開孔和外形尺寸
圖一:13型主機外形圖
圖二:13型主機安裝圖